以史为鉴,知兴替,明得失。柏杨耗时十年,将《资治通鉴》译成现代语言,让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朱全忠篡夺唐王朝政权,中国四分五裂,政治黑暗、农村经济破产,中国的政治理念及经济结构,一直原地踏步,我们祖先就在这种环境下过中国人的“盛世”或“乱世”、“统一”或“分裂”……
1300余年历史写就177事,读懂《资治通鉴》大部头。以《通鉴》事件为主题,柏杨写就《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》,具有创造性的阐释、提炼、发展和延伸,有崭新的观点与视角。史料翔实、学风严谨,全书采用公元纪年,对古地夹注今名、官名夹注今译,并亲手增绘地图,适合当代读者阅读。较于《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》,本书打破时间的制约,更便于读者精准掌握事件始末。纵览全书,一千三百多年间的历史风云,尽收眼底。白岩松、冯骥才、混子哥、雷颐、钱理群、陈晓明权威推荐。
内容简介
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、权力的历史巨著,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、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。九百年后的今天,柏杨先生耗时十年(1983-1993)将它译成现代语言,亲手增绘地图,并注入自己的观点,谈论历史成败因果,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他说他要写一部给平民看的历史、写一部给现代官员看的历史,一部能够从中获得指导意义的活历史。
《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》(全19册)是作家柏杨先生以《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》为蓝本,把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间1362年历史史料重新剪裁、改编为177个大事件的纪事本末体史书。
自1983年始,柏杨耗时10年,将《资治通鉴》译写成现代白话文,编著编年史书《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》。由于编年史有其局限性,头绪纷披、错综复杂间,难以把握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。故而,柏杨先生以袁枢编《通鉴纪事本末》的方法,以《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》为蓝本,以《通鉴》事件为主题,根据其前因后果重新剪裁、改编,完整记录177个重大历史事件,编成《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》(全19册)。《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》保留了公元纪年、地名今注、官名今译、作者亲手增绘地图等特色,延续了作者犀利老到的文笔、独立不羁的学术风范。较《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》,更便于当代读者精准掌握事件始末。
作者简介
柏杨(1920-2008),河南辉县人。中国当代作家,曾被列为“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”之一。20世纪50年代起,以郭衣洞之名从事小说创作,为写作生涯之始。60年代用笔名柏杨为台湾《自立晚报》及《公论报》撰写杂文,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最伟大的杂文家。1968年3月7日,因“大力水手”事件被捕,至1977年4月1日始被释放。1983年起,耗费十年时光译述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,打破以往只有高级知识分子能读《通鉴》的专利,并援用现代语词的注解,使晦涩难懂的古代人文巨著有了全新的现代风貌。他的创作生涯大致分为十年小说、十年杂文、十年历史、十年《通鉴》,一生著述颇丰。作品类型广泛,包括小说、杂文、诗、报告文学、历史著作等。
代表作:《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》《柏杨版资治通鉴纪事本末》《丑陋的中国人》《中国人史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