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内容简介
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是《亚洲周刊》于1999年6月仿效西方的“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”而提出的20世纪中文小说书单。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,“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”只评选长篇小说,而本书单则将短篇小说集涵盖在内一同评等。先由《亚洲周刊》编辑部列出500多本参考名单,然后邀请海内外的十四名评委投票选出一百强。
评委会名单 大陆: 余秋雨、王蒙、王晓明、刘再复、谢冕 香港: 刘以鬯、黄继持、黄子平 台湾: 南方朔、施淑 马来西亚、新加坡: 潘雨桐、黄孟文 北美地区: 郑树森、王德威。
百部世纪小说分别来自中国大陆、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,其中台湾小说占 1/4多,香港作家的作品占10部。
上榜的前10部小说,大多数属于三四十年代的作品,也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,顺序为鲁迅的《呐喊》、沈从文的《边城》、老舍的《骆驼祥子》、张爱玲的《传奇》、钱钟书的《围城》、茅盾的《子夜》、白先勇的《台北人》、巴金的《家》、萧红的《呼兰河传》、刘鹗的《老残游记》。
10本小说中,历史最久远的,为清末作家刘鹗发表于1903年,反映晚清腐败社会的《老残游记》,较后期的则为旅美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代表作《台北人》。这本出版于60年代的短篇小说集,同时也是10本小说中,唯一以台湾作为创作背景的小说结集。
这10本小说不仅在特定时代发挥过一定的影响力,反映了某个时代的人文与精神面貌,也写出了人性的深层面与共同的价值观,这些作品仍感召着许许多多读者,未曾在浩浩书海中埋没。
“百强”之中,也有少部分作家有超过一部以上的作品入选,这几位作家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作品曾发挥重要影响力或普及率、包括鲁迅(《呐喊》、《彷徨》)、张爱玲(《传奇》、《半生缘》)、巴金(《家》、《寒夜》)、老舍(《骆驼祥子》、《四世同堂》)和金庸(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鹿鼎记》)。
入选名单
- 《呐喊》,鲁迅
- 《边城》,沈从文
- 《骆驼祥子》,老舍
- 《传奇》,张爱玲
- 《围城》,钱锺书
- 《子夜》,茅盾
- 《台北人》,白先勇
- 《家》,巴金
- 《呼兰河传》,萧红
- 《老残游记》,刘鹗
- 《寒夜》,巴金
- 《彷徨》,鲁迅
- 《官场现形记》,李伯元
- 《财主的儿女们》,路翎
- 《将军族》,陈映真
- 《沉沦》,郁达夫
- 《死水微澜》,李劼人
- 《红高粱》,莫言
- 《小二黑结婚》,赵树理
- 《棋王》,锺阿城
- 《家变》,王文兴
- 《马桥词典》,韩少功
- 《亚细亚的孤儿》,吴浊流
- 《半生缘》,张爱玲
- 《四世同堂》,老舍
- 《胡雪岩》,高阳
- 《啼笑因缘》,张恨水
- 《儿子的大玩偶》,黄春明
- 《射雕英雄传》,金庸
- 《莎菲女士的日记》,丁玲
- 《鹿鼎记》,金庸
- 《孽海花》,曾朴
- 《惹事》,赖和
- 《嫁妆一牛车》,王祯和
- 《异域》,柏杨
- 《曾国藩》,唐浩明
- 《原乡人》,锺理和
- 《白鹿原》,陈忠实
- 《长恨歌》,王安忆
- 《吉陵春秋》,李永平
- 《黄祸》,王力雄
- 《狂风沙》,司马中原
- 《艳阳天》,浩然
- 《公墓》,穆时英
- 《旧址》,李锐
- 《星星·月亮·太阳》,徐速
- 《台湾人三部曲》,锺肇政
- 《洗澡》,杨绛
- 《旋风》,姜贵
- 《荷花淀》,孙犁
- 《我城》,西西
- 《受戒》,汪曾祺
- 《铁浆》,朱西甯
- 《世纪末的华丽》,朱天文
- 《蜀山剑侠传》,还珠楼主
- 《又见棕榈,又见棕榈》,于梨华
- 《浮躁》,贾平凹
- 《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》,王蒙
- 《玉梨魂》,徐枕亚
- 《香港三部曲》,施叔青
- 《京华烟云》,林语堂
- 《倪焕之》,叶圣陶
- 《春桃》,许地山
- 《桑青与桃红》,聂华苓
- 《蓝与黑》,王蓝
- 《二月》,柔石
- 《风萧萧》,徐許
- 《芙蓉镇》,古华
- 《地之子》,台静农
- 《城南旧事》,林海音
- 《古船》,张炜
- 《酒徒》,刘以鬯
- 《未央歌》,鹿桥
- 《沉重的翅膀》,张洁
- 《果园城记》,师陀
- 《人啊,人!》,戴厚英
- 《黄金时代》,王小波
- 《狗日的粮食》,刘恒
- 《棋王》,张系国
- 《赖索》,黄凡
- 《妻妾成群》,苏童
- 《霸王别姬》,李碧华
- 《杀夫》,李昂
- 《楚留香》,古龙
- 《窗外》,琼瑶
- 《沉默之岛》,苏伟贞
- 《白发魔女传》,梁羽生
- 《古都》,朱天心
- 《尹县长》,陈若曦
- 《四喜忧国》,张大春
- 《喜宝》,亦舒
- 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》,张贤亮
- 《将军底头》,施蛰存
- 《蓝血人》,倪匡
-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,吴趼人
- 《活着》,余华
- 《冈底斯的诱惑》,马原
- 《十年十意》,林斤澜
- 《北极风情画》,无名氏
- 《雍正皇帝》,二月河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