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内容简介
本套书包括《春秋配》、《比目鱼》、《合锦回文传》、《醋葫芦》、《痛史》、《斩鬼传》、《铁树记》、《十二楼》、《西湖二集》、《夏商合传》、《郭公案》、《南游记》、《盘古至唐虞传》和《古典小说经典:常言道》,共30册。
《春秋配》
商人姜韶外出,继室贾氏虐待前妻之女秋莲,逼往山涧拾取芦柴,乳母随行代劳。遇书生李春发恰巧遇到秋莲和乳母。秋莲回家,贾氏诬陷她不贞,要报官。秋莲和乳母连夜逃跑,遇巨盗侯尚官,杀乳母劫包裹并逼秋莲成亲。秋莲假装同意,诱使强盗去山崖摘花时将其推下山涧,然后逃奔尼庵。窃贼石敬坡看到侯尚官,将其所劫包裹掳去;因李春发对己有恩,将包裹投入李院中以为报答。衙役怀疑李春发就是凶手,将其关押。李春发嘱咐石敬坡前去好友张雁行处求救。张雁行之妹妹秋鸾寄居侯尚官家,石敬坡误以秋鸾为秋莲,助其逃走去见官救李春发。张雁行将李春发救回,李春发却私逃下山入尼庵,遇秋莲、秋鸾互诉冤苦,齐赴何巡按处告状,何审明案情,判贾氏、侯尚官、徐黑虎等罪,又以李春发招安张雁行有功,荐李为翰林学士,奉旨与姜秋莲、张秋鸾成婚。
《比目鱼》
刘绛仙和刘文卿是一对夫妻,二人同在班中做戏。二人只有一个藐姑,年方十四五,生得国色天香,也在学习唱戏。谭楚玉和朋友同去看戏,见到藐姑,心生爱慕之意。后来恰逢刘文卿开新戏班,需要招募小生,楚玉为了和藐姑在一起,放弃功名,前去戏班学唱戏。藐姑知道楚玉是为了她而来,她也对楚玉有爱慕之心。两人私定终身。刘绛仙夫妻贪慕钱财,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有钱人万贯。藐姑、楚玉双双投水殉情。藐姑和楚玉在水中得宴公神灵护佑,一息尚存,被莫渔翁救起,二人遂成婚配。楚玉在莫渔翁的帮助下,乡会两试俱登高魁,除授汀州司理。夫妇赴任途中在殉情投水的埠镇,与藐姑之母相认。楚玉后来破贼有功,补漳南兵宪,为慕容石公雪耻,辞官后夫妇晚居严陵,与慕容石公共享天年。
《醋葫芦》是一部古典小说,讲述了一个爱嫉妒的妇人都氏及其家庭纠葛的故事。
曾被列为“古代十大禁书”之一,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。
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风尚的变迁,人的本能欲望得到重视,对个体生命、感官快乐的追求得到强调,是中国社会早期“婚外恋”现象的真切记载。
《痛史》是清末小说家吴趼人所写的长篇小说,主要叙述了南宋灭亡,元军入主中原,权奸贾似道卖国求荣,文天祥等忠臣士奋勇抗元的故事。
作品集中刻画了卖国贼贾似道的形象,借古喻今,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。
《铁树记》
全称《新镌晋代许纯阳得道擒蛟铁树记》。太上老君是道祖,居于太清仙境。一日是寿诞之辰,众仙人皆来恭贺。酒至半酣,太上老君说,四百年后,江西会出现妖怪,需要一个仙人下凡寻找到一个行浑全者,传以道法,帮助世人渡过此劫。孝悌王推荐了兰期。孝悌王来到凡间,将将仙家妙诀及金丹宝鉴、铜符铁券,并上清灵草、飞步斩邪之法,一一传授兰公。兰公欲将仙法复传与谌母,于是变为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,谌母怜其孤苦,于是把他带回家抚育。此子长大后,将仙道传给谌母,并告知她,后世晋代有二人来学仙者,一人姓许名逊,一人姓吴名猛。老母可将此道传与许逊。许真君得道后,开始斩妖除怪,为民除害。本书除渲染道家仙法外,对汉末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生活也有一定反映。
作者简介
吴趼人,原名宝震,又名沃尧,清代谴责小说家。字小允,又字茧人,后改趼人。 广东南海(佛山)人,号沃尧,出生于北京,因居佛山镇,在佛山度过青少年时代,自称我佛山人。
以此为笔名,写了大量的小说、寓言和杂文,名声大噪,成为近代“谴责小说”的巨子,活跃在清代文学时期。代表作品有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《痛史》《九命奇冤》等。
周楫,字清源,号济川子,武林(今浙江杭州)人。
生活于明末清初时期,卒年在顺治十一年(1654)以后,是一个怀才不通的寒士。””
据湖海士《序》介绍,周楫“才情浩翰,博物洽闻,蹭蹬厄穷”。写西湖小说,是“不得已而借他人之酒杯,浇自己之磊块”,故文“多愤言”。
李渔,1611年9月13日出生于南直隶雉皋,字谪凡,号笠翁,明末清初文学家、戏曲家,世称“李十郎”,被后世誉为“中国戏剧理论始祖”“世界喜剧大师”。
他自幼聪颖,在明代中过秀才,入清后无意仕进,从事著述并指导戏剧演出。
主要作品有《闲情偶寄》《十二楼》《连城壁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