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返20世纪(全10册)[azw3/epub/mobi]

%title插图%num

内容介绍

重返20世纪(全十册)包括《破碎的生活: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》《文化失忆:写在时间的边缘》《残酷剧场:艺术、电影与战争阴影》《米沃什词典 :一部20世纪的回忆录》《余下只有噪音:聆听20世纪》《20世纪简史:从无线电到柏林墙》《零年:1945 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》《1944:罗斯福与改变历史的一年》《生活与命运》《回访历史:新东欧之旅》。

让时空沉淀,从纸上开启百年全球之旅。

1.《破碎的生活: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》一幅20世纪德国历史的完整图景,一部折射大时代的“小人物”群像,从纳粹独裁、二战、大屠杀、冷战到柏林墙倒塌,在充斥着杀戮与死亡的剧变中,普通人如何重建破碎的生活。

2.《文化失忆:写在时间的边缘》:我们生活的世纪脱胎于二十世纪,正如一道黑烟从石油大火中升起。如果不能记住所有的事情,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忘记了什么。豆瓣2020年度最受关注图书(No.9),《新京报》2020年度阅读推荐(10强),第六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“年度作品”,新浪读书2020年度好书,2021深圳读书月“年度十大好书”30强作品。

3.《残酷剧场:艺术、电影与战争阴影》:二十世纪的强权与战火又催生了怎样的艺术花朵?《残酷剧场》是伊恩·布鲁玛多年来在《纽约书评》发表的艺文评论和历史散文精选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世界各地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和种族灭绝。

4.《米沃什词典 :一部20世纪的回忆录》:“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”、198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•米沃什的人生回忆录,呈现20世纪历史文化广阔的精神地图。

5.《余下只有噪音:聆听20世纪》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到20世纪的巴黎,从希特勒的德国、斯大林的俄罗斯到六七十年代的纽约市中心,罗斯将20世纪的历史及音乐编织在一起,在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与更广泛的文化之间建立了启示性的关联。通过他所讲述的音乐,《余下只有噪音》重述了20世纪的历史。

6.《20世纪简史:从无线电到柏林墙》20世纪灿如旭日,横空出世,承载着人类前所未有的希冀。当时的人们有理由期待,自此以后世界将一帆风顺。然而世纪初的一场世界大战让踌躇满志的人们手足无措,悲观至极。贯穿本书的一大主题是战争与和平:两次大规模战争和不堪一击的和平。20世纪下半叶的和平时期里,包括铁幕落下、太空竞赛和计算机的兴起在内的很多事件,都受到之前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。但战争之外,本书更追溯医学方面的非凡发现、汽车飞机和无线电的影响、女性地位的提升、绿色运动、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、对体育的狂热、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前途的变化,还有鲜有人注意的小片段,日常生活的诸多鲜活场面。20世纪的世界越来越小,世界大战、经济危机、意识形态的对抗之外,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,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历史图景。

7.《零年:1945 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》是对作为二战尾声的1945年所发生的事的回顾。一个世界走到了尽头,另一个焕然一新且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徐徐拉开大幕。世界各地都在上演政权更迭,无论是亚洲,还是欧陆大地,均随处可见。之后的权力斗争往往相当残酷,在这一过程中,诞生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世界。

8.《1944:罗斯福与改变历史的一年》1944见证了罗斯福的连任与他在战时领导力的巅峰,见证了史无前例的诺曼底登陆、巴黎的解放,以及奠定了日后和平局势的各种混乱的会议。1944同样也不会忘记希特勒的“最终解决方案”(针对欧洲犹太人的系统化的种族灭绝计划),数百万犹太人的性命垂危,罗斯福的犹豫不决。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作战的同时,纳粹正在加快屠杀欧洲犹太人的速度。

9.《生活与命运》关于斯大林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,没有比《生活与命运》更为全面的描写:它是一整个时代的画像和心灵史,极权体制下复杂多面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,20世纪最黑暗的一段历史的深刻反思。

10.《回访历史:新东欧之旅》回到20世纪末的剧变现场,亲眼见证历史的发生,东欧版《二手时间》,讲述普通人的信仰、希望、忐忑与矛盾。

名人推荐

“要读懂20世纪,就必须要了解1944年。杰伊•温尼克用他一贯的伟大研究和叙事才能,为我们再现了这戏剧性的一年。”——沃尔特•艾萨克森,《史蒂夫•乔布斯传》作者

“格罗斯曼是苏联时代的托尔斯泰。”——马丁•艾米斯(英国著名作家)

是时候重新评估杰弗里•布莱内的工作,并考虑他在澳大利亚历史、政治和公共生活中的角色了。……杰弗里•布莱内把澳大利亚历史带入了国家层面的对话中。没有人会怀疑他是一个勇敢的公共知识人,不可多得的优雅作家和讲故事的大师。……他是率先写出这片土地(澳大利亚)广阔社会历史的人之一。——The Fuss That Never Ended:the life and work of Geoffrey Blainey

作为一位诗人和一位思想家,米沃什勇于跟他的敌对者共存,仿佛他已告诉自己:要存活于这个时代,只有通过吸收它。——亚当•扎加耶夫斯基

作者介绍

康拉德·H. 雅劳施(Konrad H. Jarausch),美籍德裔历史学家,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吕尔西欧洲文明教授。曾任美国德国研究协会主席,《当代历史研究》主编。早年专注于希特勒掌权过程的研究,后期转向东德研究、两德统一,以及德国的文化民主化。已出版专著或编著五十余本,其中《走出灰烬》获2016年欧洲学院布罗尼斯瓦夫·盖雷梅克奖、美国出版协会欧洲与世界历史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提名;

克莱夫•詹姆斯(Clive James,1939—2019),澳大利亚籍著名评论家、记者、作家、诗人、翻译家、电视节目主持人,六十年代移居英国,数十年活跃于各种纸媒和电视,是英国文化评论界的一支健笔,被称为“折衷高眉与浅俗的大师”“一群才子的集合体”(《纽约客》),《泰晤士报书评增刊》誉之为“当代的蒙田”。出版评论集、随笔集、诗集、回忆录、小说、译著五十余部,包括《不可靠回忆录》《文化失忆》《诗歌笔记》等;

切斯瓦夫・米沃什(Czeslaw Milosz,1911―2004),美籍波兰裔诗人、作家、翻译家,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,流亡者,“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,或许是最伟大的”;

伊恩•布鲁玛(Ian Buruma,1951— ),生于荷兰海牙,先后在荷兰和日本就学,曾于莱顿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和历史,后专注于研究日本。现任纽约巴德学院(Bard College)民主、人权与新闻Henry R. Luce教授。出版的著作有:《面具背后》(又名《日本之镜》)、《罪行的报应:日本和德国的战争记忆》、《伏尔泰的椰子》、《传教士和浪荡子》、《异议分子》、《西方主义》、《发明日本:1853—1964》、《零年:1945》等;

杰伊•温尼克(Jay Winik)美国重要历史学家之一,以其天才和创造性的历史研究方法而闻名。他的著作《1865年4月》(April 1865)曾登上《纽约时报》图书畅销榜第一名,此书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,历史频道据此书改编的获奖纪录片受到5000万观众的关注。

文件预览

留下评论